人性的深淵
都忘記是在何時,何種場合聽到或是說起過這個概念,不過之後越來越多的提到人性的深淵這個東西。
還是先說點別的事情:在某一期的流言終結者中提到,在很多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超級英雄們在被敵人追擊到樓頂時,往往會選擇從上面跳下來。無獨有偶的是,不管是在哪部電影中,超級英雄總是跳進垃圾箱,然後從裏面翻出來之後飄然離開。
那麼這個場景是否是真實的呢?
在不斷的證明中,發現,如果垃圾箱裏全是膨脹泡沫的話,人跳進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垃圾箱裏的這些東西會最大程度的緩衝著陸時帶來的撞擊。
緩衝物能夠減少著陸時給人帶來的衝擊,保護你的身體。
需要緩衝物的,不只是身體,還有心靈。
雖然我們常用意志堅定,內心世界強大等等詞語形容那些在苦厄當中依舊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的人,但仍然要說,其實心靈是非常脆弱的東西,任何一點外來的突然侵襲都會導致內心世界混亂發生。但那些堅定者是如何做到不應外界的困苦而動搖內心的呢?
信仰,或許就是他們的緩衝物。
但在主流化的生活中,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更多地看到人類的光輝,人之雄心、愛心、善心、引發的善舉、壯舉,人之童心、愛美之心、理性思維所結出的千古佳作,它們為人類高歌頌揚,引導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甚至可以說,由於輿論的有意引導,人們逐漸忽視了本源性的善與惡、愛與恨、情與仇、忠義與背叛、信義與欺詐等等植根於人性中,用以在矛盾衝突過程中書寫人類歷史的東西。
這種忽視在說起一些歷史人物時會體現得極為明顯,比如“A是XXXX,不要向他學。”或者“因為B是XXXX,所以值得學習。”當人們在說出這樣的句式時,就已經忘記了其中的“XXXX”是完全用不著去“學”,而是原本就植根在人內心中的。
忽視與逃避,製造出內心的“深淵”。
無意識的忽視,讓內心的預警出現障礙。而人因為其天然的缺陷,比如無法直接繼承前代的智力成果,必須重新學習;生命天然的易損性和對未知無法預知等等,讓人極易在某些東西突然到來時感到迷茫、無措,為了免於受到更大的侵害,逃避成為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
在“上帝救自救者”中,已經提到過,人的內心世界由各種相互聯繫的區域共同構成,而且有很寬闊的外緣地帶存在。給“逃避者”提供了可供使用的空間用以回避突然出現的各種問題。但回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因為進一步加深侵害,於是一條深不可見的“深淵”會出現在他們面前,並逐漸發展為讓人感到“無路可走”的境地。
換個更容易讓人理解的說法,當行走在屬於自己的內在的心理世界的疆域時,面對可以穿越的窪地時大多數人選擇了繞行,而面對阻擋去路的石壁,則選擇了另外找條出路。但遺憾的是,由於人總是要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各種活動,或多或少的會接收到一些負面資訊,這些資訊被選擇性的遺棄,很遺憾的是,他們沒有消失,而是在加重“窪地”,“石壁”的程度。以至於最終導致深陷在不斷升高的“石壁”和不斷下陷的“窪地”中,“深淵”即源於此。
由於對內心不完整的忽視和對問題的逃避,讓本可以遏制的侵害不斷加深,並在某個時刻突然出現在腳下,並讓人感受到非常強烈的墜落感,最壞的情況下,甚至會“硬著陸”。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和舉動也會接踵而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這在中國人的身上會體現的最為明顯。至於原因,在昨天和hannahlee的討論中,她提到:“信仰的真空,精神領域的真空”,或許這就是原因。
信仰和精神領域
很難說什麼是信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信仰不僅是宗教,且與政治無關,而是一種源於生活經驗的思維方式或別的什麼。不良情緒會成為燃料,通過信仰爆發出更強的力量,用於構築每個人所擁有的精神領域。
各種情緒 → 信仰的提煉 → 構築精神領域的力量
這裏的各種情緒中的良好方面對構築精神領域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想要說的重點是負面的、不良情緒。或者說是“陰影”,榮格(Carl Gustav Jung)是最早提出陰影的。
榮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榮格相信,整合陰影會帶來深刻的衝擊,讓我們再度找到靈性生活的深谷活泉。「所以,」榮格說:「我們必須與邪惡奮戰,面對陰影,整合內在的魔性。」
如果具體點,恐懼、貪婪、憤怒、報復、邪惡、自私、虛偽、懶惰、操控、敵視、醜陋、自暴自棄、欺騙、軟弱、苛求、評論、審判……都是現實生活中陰影的體現。而且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都是想要隱藏的部分,但越是隱藏,越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對自己的否認。在黛比.福特(Debbie Ford)的新書《黑暗也是種力量》中提到:
為了找到光亮,你必須先進入黑暗。鎮壓任何的感情與衝動,等於是鎮壓相反的另一端:如果我們否認自己的醜陋,等於喪失了自己的美麗。同理,否認恐懼,勇氣會被削弱:否認貪婪,慷慨於焉失色。內在所代表的整體性與它的偉大超乎我們想像,只要你願意相信,我們擁有一切人類的內心印記,那麼你就有能力成為人所稱羨的偉大人物,當然你也可能成為想像中的大惡人。
而信仰則是在尋找光明的路上為人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讓人不至於沉溺其中。這是一種具有轉化能力的力量,讓人更加明確的知道:“所謂的聖潔必然是邪惡和善良的綜合”。而人只有在能夠正視自己內心的邪惡之後,才會更好的察覺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他們。否則所有負面的東西都被隱藏在被回避的角落,變成不定時的易爆物。只要有其他的人稍微觸碰,就會突然爆炸,甚至讓極力想要保持住的,良好的一面也煙消雲散。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或者說是突然遭遇“深淵”時,信仰的力量往往會顯得尤為明顯,因為在那種思維方式當中,會發現,一切的東西都可以歸類到某個方面,成為一種助力。並且你會發現,其實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即便是虛擬成為他人所期望的樣子,但依舊無法改變你作為獨立的個人的特性。
同時,由於信仰有著幾乎不可觸及的邊界,可以讓人在遭遇問題的時候,能夠尋找到可以依靠的暫時的“退路”,不至於因為負面影響太過於強烈,因為過度的刺激導致無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正如,幾乎所有的天文學家(不包括中國的)在遇到類似於“既然是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宇宙,那麼是什麼導致宇宙大爆炸發生”這樣的問題時可以給出一個“或許是上帝(來源於信仰的形象化)推了它一把”的答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