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Reader看到一篇这样的东西:商业周刊: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里面的内容大致就是说学生难以找到工作,以及教育如何落后等问题。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点前面那个链接查看。
很高兴,在里面看到了关于教育的内容。不过看完之后,就会发现这又是一篇很“扯淡”的东西,因为除了一开始那个连真假都搞不清楚,相对于实际而言更没有什么的震惊可言的例子之外,后面依旧是专家学者,国家统计数据等等东西。
至于其扯淡性,除了仅有的,且无用的东西之外,没有看见任何的见解,或者建议。其中提到教改,那么请问:已经毕业者如何处理?任其自生自灭?好吧,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复杂,从企业来看还是需要很多人才的,但是什么是人才?简单的说,就是“此人任职后可以发挥才干”而事实是,毕业生们,你们,往往没有这种才干。
简单的来说,在过去做记者的时间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实习生前来报社,或者只是为了实习,或者是为了寻求一个工作机会。很好,报社可以提供给你这样的机会。但多数人,在什么都不会的时候,首先学会的是抱怨和抵触。那么我为什么要留着你?
再一个方面来说,不具备技能的怎么办?这是官方应该加以重视的地方,免费或低价的职业培训,特别是多数的理工科,是需要培训之后才能胜任其工作的。
还有,往往一提及诸如工作,就业,首先考量的是北、上、广、深,而实际上的情况是,这些地区往往已经达到了人才“富氧化”,简单的说,一个员工如果要辞职,是不会被挽留的,因为他走了之后,往往只会起到给另外的人提供一个就业机会的作用。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乎辞职之类的事情发生,外面还有大量的人在等待着被录取。”这是一个企业主在历次企业会议上对他的员工说的话。听起来似乎很难听,但是事实。
其实就我自己来说,支持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去见见世面,但是,那里,不一定是你的归宿。就好象一个朋友说的:“从北二外毕业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属于北京的,我要留在这里。但是慢慢的,我发现,北京不属于我,最终我会离开,只是时间问题。”